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是随着1900年卡尔·本茨制造了辆机驱动的电动车而诞生的。
20世纪60年代,车载收音机和无线电广播开始普及;70 年代出现了电话、时钟和温度计等装置。早期的车载电子产品由于体积庞大、线路紊乱,被人们称为“车上的黑盒子”。到了80 年 代,“信息中心”这个概念得到认可。“中央计算器”“远程通讯与导航技术”、 “微控制器单元(MCU)”、“数字信号处理器 (DSP) ”以及模拟电路、存储器和显示器等技术为开发第三代车内电子信息产品奠定了基础 。 此时的车载电子设备不仅在功能上大大增加,而且在结构和外观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:从盒式设计变为柱状或超薄型设计,内部采用集成芯片和控制模块,外部安装有液晶显示屏幕以实现人机对话等等。此后第四代的现代汽车电器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控制方法,同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